广州秋季补习班新王牌教育小学奥数学习过程中的误区如何纠正
广州新王牌教育为大家准备了小学奥数学习过程中的误区,希望帮助小朋友们在家长的教育下快乐的学习!
误区一:家长眼中学生的水平和真实状况有很大误差
有两类家长,一类认为自己孩子的水平很高,在学校学的也不错,学奥数也不会困难,属于很自信的家长,还有一类则是认为自己孩子学的不好,为他们的小升初担忧。
实际情况有时正好相反,认为自己孩子不错的,可能水平一般,并没有完全掌握奥数知识,而很紧张自己孩子学习的家长,孩子的水平反到很好。
误区二:有优秀老师专门教孩子就一定能学好
大部分的小学生在学习奥数的时候,是一周一次课,可能是3小时,可能是2小时。如果是一周多次课的,很大一部分上的不是同一个老师的课程。
很多家长就认为,授课老师水平很高了,我的孩子只要跟着老师学习就好了。
学习奥数的时候呢可能每节课就讲一个新的知识点,一周只上一次课,课后作业一般是5至10道题。而现在大部分学生做作业的情况是:周六的课,学生等到下周五晚上才开始写作业,也就是一周6天都不再碰这个知识点,到了一周最后一天才开始补作业,结果发现原来听懂学会的知识,现在也不会了。
误区三:孩子就爱马虎
每次见到一个新学生的时候,家长都会说,家孩子马虎,特别马虎。就算家长不说,经过一次课之后,老师说这个孩子粗心马虎,家长就会说,老师您看的很准啊,就是这个毛病啊。
其实这里面就有个误区,"马虎",谁敢说自己不做马虎的事情,上班忘带个东西,经常把钱包钥匙落在什么地方,这不都是马虎的一个表现么。
而家长在孩子做错题目的时候,就给孩子贴上了"马虎"的标签,这个标签贴久了,孩子自己就会认为自己真爱"马虎",这也给了他们以后找借口的方式。考试考差了是"马虎"。该做对的题目做错了是"马虎"。
所以"马虎"成了老师、家长、学生口中的救命草,老师通过说"马虎"把自己变成专家,家长通过说"马虎"训斥学生,学生通过说"马虎"推卸责任。